详解股市崩盘、中国股市四次崩盘教训栏目:期货学习/期货知识 > 详情 时间:2021/2/5 17:05:27 更新:2021/3/5 18:07:38 发布:美艳 导读:谈及“股市崩盘”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悲愤不已,有人冷眼旁观;通过对中国股市迄今为止达到“崩盘”标准的下跌行情的考察,发现其中有许多类似的规律,... 谈及“股市崩盘”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悲愤不已,有人冷眼旁观;通过对中国股市迄今为止达到“崩盘”标准的下跌行情的考察,发现其中有许多类似的规律,西汇带大家一起了解历史上中国股市的四次崩盘。
一、股市崩盘成因有哪些? 成因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成因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成因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成因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二、了解中国股市四次崩盘经历 第一次,1992年5月~1992年11月。沪市股指从1429点跌落到386点,历时半年,跌幅达到72%,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泡沫崩盘,也是迄今为止股市行情中下跌速率最快的一次。 第二次,1993年2月~1996年2月。这是中国股市周期最长,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熊市,从1993年2月的最高点1558点,到1994年7月的最低点333点,最大跌幅深达78.6%,简直是一场灾难。 第三次,1997年5月~1999年5月,股指从最高点1510点到1997年9月的最低点1025点,最大跌幅达到32%。 第四次,也就是从2001年6月的最高点2245点至2002年1月的低点1346点,跌幅已达40%。 三、中国股市四次崩盘带给我们的教训 1、崩盘的原因惊人相似 考察历次股市大跌,忽略短线技术因素干扰,我们可以发现股市在大范围行情周期见顶转折的过程中,往往都同时具备了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①见顶前夕利好不断,市场的狂热气氛以及投机泡洙达到高潮。 ②在高位时政策面转向不再支持。③资金链放大到一定程度无力为继。明显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上涨周期受政策面的影响较大,然而政策一旦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市场往往会惊慌失措,从1992年股市第一次暴跌开始,至今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历次见顶行情也就是熊市的开始,其背景都是一个政策造就的大牛市,政策带来牛市的同时也吹起了市场中的泡沫,当股指到达一定高度资金面无法推动时,政策面往往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此时采取打压措施无疑会使股指的跌落幅度更深。 2、政策可以托市,但不能救市 通过对历次调整的结束周期判断,我们发现政策在结束熊市和结束牛市这两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历次熊市行情的结束起最重要作用的并不是政策方面,似乎也不是资金面,而是市场本身的技术面因素,这是一个令不少人困惑的现象。 历次熊市行情中,往往利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减缓下跌速率,却不能扭转下跌趋势,市场筑底的过程往往不以人意志而转移。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中国股市第二次大熊市中,管理层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 1994年3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4大救市政策,股指也只是短暂反弹而后继续下跌,1994年7月30日,各大传媒均刊登了新华社通稿,发布了有名的三大政策,这一系列重大利好公布使股指探明了底部,反弹出现了,但是反弹并没使市场摆脱熊市,而是使筑底的周期呈现出延伸结构,期间虽然穿插了5.18井喷式行情,但真正的调整行情直到1996年才宣告结束。 时间到了今天也一样,暂停国有股减持政策形成的1514点反弹点位并不是市场真正的底部,调低印花税这样的利好也只是引发了短暂的二次反弹,市场仍然继续创出新低,也许后市推出的利好会使股指最终确认一个低点,但根据历史的经验,最低点即使出现了也不意味着底部的完成和熊市的结束。 3、宏观环境因素不可忽视 很多技术分析者认为中国股市与宏观环境关联度不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通过对近年熊市行情的考察,中国股市较大行情周期的走势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联系呈现越来越紧密的趋势。 1993~1996年的大熊市与国家金融秩序整顿工作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经济高速膨胀发展和实现软着陆的过程相吻合。1997~1999年的熊市,其起点就是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其终点是危机影响消退与新经济产业泡沫的兴起。而从2001年中开始的熊市调整,与整个世界经济进入萧条周期相吻合。 而考察历次熊市结束和牛市开始,这一时间点位并不是由某一条利好政策造就的,而是整个宏观背景发生了转机,政策只有在这种时机才能发挥扭转乾坤的作用。 四、中国股市转折是如何形成的 和股市见顶回落存在着三条贯穿始终的规律一样,股市见底回升也同样存在着历史的经验。所以在看待迄今为止的调整行情时,也要记住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 (1)绝对低点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政策面的变化,这其中有两种可能,绝对的利好引起的突然反弹(如1994年7月的三大政策),或绝对利空引起的一次性最后下跌(如1999年5月的反弹缺口),而对于今天的行情来说,国有股减持政策既可能是绝对利空,也可能是绝对利好; (2)整个筑底区域和底部的结构是由市场技术面自发形成的,并不是确认一个低点就能够确认熊市结束; (3)从较大范围的行情周期来看,行情的最终反转需要整个宏观背景的支持; (4)投资者对股市分析应当以价值分析为主,而不是惟一注重技术分析。只有当价值分析被普遍接受,中国股市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以上是西汇分享的详解股市崩盘、中国股市四次崩盘教训,再次提醒诸位“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可以带你一夜致富,可也让你一无所有,当自己拥有充足的资本只能说是作为一种资本的投入切勿麻木不仁,了解更多点击下方一起交流。
延伸阅读: K线组合中有一种形态是一手遮天。一手遮天K线组合特征是什么呢?股市行情走势一手遮天K线图形态是什么样的?一手遮天,往往说明一个人的实力是非常强的,但是在股市中主力是不可能做到一手遮天的。.... 股票交易是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其中不得不说到黑色星期一这一著名的股市崩盘经历。在黑色星期一的时候,股票市场全面陷入恐慌,这也给炒股界的人敲响了警钟。去年就是黑色星期一事件发生的30周年,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黑色星期一。....
▌最新期货专题
|
▌量化交易模型
▌期货教学 期货股票程序化量化外汇
▌相关视频 教学股票财经头条搞笑其它
相关用户分享:
▌公告与实战
▌推荐阅读
|
友情链接:
期货技术分析
期货教学
期货理财
开拓者TB教学
期货学习
基础知识
股票程序化
资产管理
西汇指标
神话漫谈 免责:投资有风险,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